2022-05-23
勞動部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助他成為機械工程師
「職場新手免驚慌、青艦計畫來助攻」,為提高企業僱用青年的意願,勞動部推動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以鼓勵企業提供青年在職訓練的機會,並透過職場導師實務帶領,協助青年儘速成為企業所需人才;其中現年28歲的陳朝陽透過青艦計畫「先僱用、後訓練」模式,再加上職場導師的帶領,歷經3個月的工作崗位訓練,如今已能獨當一面,持續在科技領域深耕發展。
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,為協助職場新人快速且有系統地適應職場環境,並熟悉工作內容盡速提升職能,青艦計畫透過「工作崗位訓練」職場做中學的訓練方式,由資深員工教導青年熟悉職務,除協助青年快速累積職能穩定就業外,也幫助雇主儲備產業生力軍,凡企業進用15-29歲青年,每人每月補助1.2萬元、最長補助9個月。
「有職場導師的領導,讓我邊做邊學快速上手」,陳朝陽說現職工作主要為設計雷射面板修補機,但因實務操作與學校所教原理有落差,以致無法套用執行,還好透過許慈宏職場導師詳細地解說機台架構與功能,並教導如何利用系統性數值統計分析,以及機構設備模組化實測練習,歷經3個月的訓練已能獨立作業,更有效地將過往所學應用在工作上。
東捷科技指出,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讓公司具系統化地培訓青年,更肯定該計畫的訓練模式,公司可依各職務所需,規劃最適切的培訓內容,再由職場導師帶領新人逐步學習,短期內不僅快速上手成為職場即戰力,更讓青年找到工作歸屬感提升留任率,5年來已陸續培育了53名青年,順利儲備公司所需人才。
資料來源_經濟日報 吳國棟。
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,為協助職場新人快速且有系統地適應職場環境,並熟悉工作內容盡速提升職能,青艦計畫透過「工作崗位訓練」職場做中學的訓練方式,由資深員工教導青年熟悉職務,除協助青年快速累積職能穩定就業外,也幫助雇主儲備產業生力軍,凡企業進用15-29歲青年,每人每月補助1.2萬元、最長補助9個月。
「有職場導師的領導,讓我邊做邊學快速上手」,陳朝陽說現職工作主要為設計雷射面板修補機,但因實務操作與學校所教原理有落差,以致無法套用執行,還好透過許慈宏職場導師詳細地解說機台架構與功能,並教導如何利用系統性數值統計分析,以及機構設備模組化實測練習,歷經3個月的訓練已能獨立作業,更有效地將過往所學應用在工作上。
東捷科技指出,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讓公司具系統化地培訓青年,更肯定該計畫的訓練模式,公司可依各職務所需,規劃最適切的培訓內容,再由職場導師帶領新人逐步學習,短期內不僅快速上手成為職場即戰力,更讓青年找到工作歸屬感提升留任率,5年來已陸續培育了53名青年,順利儲備公司所需人才。
資料來源_經濟日報 吳國棟。
2022-04-28
東捷科技克服Mini/Micro LED產線效率與良率挑戰
【Digitimes報導】
被視為下一顯示器主流技術的Mini/Micro LED,經過多年發展後,終於在近期開始落地,2022年的美國CES展就可看到多數大廠開始推出相關終端產品,不過東捷科技研發長蔡志豪指出,Mini/Micro LED顯示器由於LED的數量龐大,製程中仍有諸多難題待解,其中又以LED巨量轉移與選擇性巨量修補最為關鍵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所展出的「Mini LED修補」、「Micro LED巨量轉移」兩大設備,即可協助業者克服上述兩大挑戰,快速掌握新世代顯示器市場商機。
蔡志豪接著表示,具備輕薄、省電、低成本的Mini/Micro LED,其概念當年一問世就廣受注目,在業界的努力下,近幾年製程瓶頸陸續突破,逐步邁入量產階段,在此同時需求也開始浮現,他認為未來2~5年中,Micro LED的殺手級應用產品絕對會出現,其中又以超過110吋超大型顯示器與元宇宙相關AR/VR裝置兩大領域產品潛力最雄厚,此外近年成長快速的車用市場也是此技術的主力應用之一。
因應Mini/Micro LED市場需求,東捷科技已備妥技術。蔡志豪提到,公司深耕面板產業多年,早已累積了豐厚的技術能量,除了既有領域外,東捷科技也積極朝向多元化經營。在2015年就投資超過新台幣4億元成立雷射光學研發中心,以雷射技術為核心,同時網羅各方面專業人才,2017年再投入大量資源研發Micro LED關鍵製程,其中可將Micro LED產品最終良率提升至 99.999%的「光耦合熔接」與「異形軌跡金屬修補」兩大技術,就可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展中見到相關設備介紹。
蔡志豪進一步表示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將以Mini LED、Micro LED、Mass Transfer、Mass Repair、Metal Repair、Momentary Process等六大技術組成的「6M+」整體解決方案為主軸,其中主打的「Contrel Mini LED(CML)」與「Contrel Micro LED(CμL)」一系列設備均可協助該領域客戶優化製程能力。
當中所推出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主要是解決載板上為數不少Mini LED壞點的修補困境,製程業者往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找出載板上的壞點並完成修復,東捷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整合AOI視覺檢測模組,可透過高精準辨識能力,以大面積自動化方式快速找出壞點,修補時間僅為現行技術1/10,此外在修補完成後,還可透過AOI進行複判,藉此確保產品品質。
至於另一「光耦合熔接技術」為核心的巨量轉移設備則是為Micro LED製程所設計。蔡志豪點出此設備的特點為可在毫秒等級的時間內,同時完成Micro LED巨量置放與熔接。相較於目前競爭對手所推出的設備,東捷科技的技術將可省下大量材料成本與製程時間。除了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外,該公司也將此核心技術應用於Micro LED修補製程,推出可一次同時修補多顆LED的Micro LED專屬修補設備,此設備將可解決現在Micro LED因僅能單顆修補,導致產線效率不彰問題。
蔡志豪分析, Micro LED的製造成本多寡取決於巨量轉移速度、良率與修補成功率,東捷科技的核心技術將可協助業者順利克服這三大挑戰。他指出東捷近年更與許多指標性客戶進行共同開發。蔡志豪表示,2022年至今Mini/Micro LED設備在手訂單佔比已達到5%,對於2023年的成長動能東捷則樂觀看待,希望能達到倍數成長至10%。
除與客戶攜手開發外,東捷也積極整合產業鏈力量,他接著表示東捷長年累積的顯示器核心技術能力與多元產品設備,向來是客戶選擇東捷科技產品的主因,而在需要整合多站設備的Mini/Micro LED製程中,透過東捷科技自動化串接上、下游製程設備的能力與研發、設計、生產一條龍服務,再配合東捷旗下子公司-富臨科技與其他策略夥伴公司的產品線整合,業者將可快速建構良率與效率均達量產水準的Mini/Micro LED產線,快速布局下一世代顯示器商機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digitimes.com.tw/tech/dt/n/shwnws.asp?Cnlid=13&id=0000634116_BE400FFD2J68X85CHDM53
被視為下一顯示器主流技術的Mini/Micro LED,經過多年發展後,終於在近期開始落地,2022年的美國CES展就可看到多數大廠開始推出相關終端產品,不過東捷科技研發長蔡志豪指出,Mini/Micro LED顯示器由於LED的數量龐大,製程中仍有諸多難題待解,其中又以LED巨量轉移與選擇性巨量修補最為關鍵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所展出的「Mini LED修補」、「Micro LED巨量轉移」兩大設備,即可協助業者克服上述兩大挑戰,快速掌握新世代顯示器市場商機。
蔡志豪接著表示,具備輕薄、省電、低成本的Mini/Micro LED,其概念當年一問世就廣受注目,在業界的努力下,近幾年製程瓶頸陸續突破,逐步邁入量產階段,在此同時需求也開始浮現,他認為未來2~5年中,Micro LED的殺手級應用產品絕對會出現,其中又以超過110吋超大型顯示器與元宇宙相關AR/VR裝置兩大領域產品潛力最雄厚,此外近年成長快速的車用市場也是此技術的主力應用之一。
因應Mini/Micro LED市場需求,東捷科技已備妥技術。蔡志豪提到,公司深耕面板產業多年,早已累積了豐厚的技術能量,除了既有領域外,東捷科技也積極朝向多元化經營。在2015年就投資超過新台幣4億元成立雷射光學研發中心,以雷射技術為核心,同時網羅各方面專業人才,2017年再投入大量資源研發Micro LED關鍵製程,其中可將Micro LED產品最終良率提升至 99.999%的「光耦合熔接」與「異形軌跡金屬修補」兩大技術,就可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展中見到相關設備介紹。
蔡志豪進一步表示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將以Mini LED、Micro LED、Mass Transfer、Mass Repair、Metal Repair、Momentary Process等六大技術組成的「6M+」整體解決方案為主軸,其中主打的「Contrel Mini LED(CML)」與「Contrel Micro LED(CμL)」一系列設備均可協助該領域客戶優化製程能力。
當中所推出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主要是解決載板上為數不少Mini LED壞點的修補困境,製程業者往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找出載板上的壞點並完成修復,東捷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整合AOI視覺檢測模組,可透過高精準辨識能力,以大面積自動化方式快速找出壞點,修補時間僅為現行技術1/10,此外在修補完成後,還可透過AOI進行複判,藉此確保產品品質。
至於另一「光耦合熔接技術」為核心的巨量轉移設備則是為Micro LED製程所設計。蔡志豪點出此設備的特點為可在毫秒等級的時間內,同時完成Micro LED巨量置放與熔接。相較於目前競爭對手所推出的設備,東捷科技的技術將可省下大量材料成本與製程時間。除了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外,該公司也將此核心技術應用於Micro LED修補製程,推出可一次同時修補多顆LED的Micro LED專屬修補設備,此設備將可解決現在Micro LED因僅能單顆修補,導致產線效率不彰問題。
蔡志豪分析, Micro LED的製造成本多寡取決於巨量轉移速度、良率與修補成功率,東捷科技的核心技術將可協助業者順利克服這三大挑戰。他指出東捷近年更與許多指標性客戶進行共同開發。蔡志豪表示,2022年至今Mini/Micro LED設備在手訂單佔比已達到5%,對於2023年的成長動能東捷則樂觀看待,希望能達到倍數成長至10%。
除與客戶攜手開發外,東捷也積極整合產業鏈力量,他接著表示東捷長年累積的顯示器核心技術能力與多元產品設備,向來是客戶選擇東捷科技產品的主因,而在需要整合多站設備的Mini/Micro LED製程中,透過東捷科技自動化串接上、下游製程設備的能力與研發、設計、生產一條龍服務,再配合東捷旗下子公司-富臨科技與其他策略夥伴公司的產品線整合,業者將可快速建構良率與效率均達量產水準的Mini/Micro LED產線,快速布局下一世代顯示器商機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digitimes.com.tw/tech/dt/n/shwnws.asp?Cnlid=13&id=0000634116_BE400FFD2J68X85CHDM53
勞動部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助他成為機械工程師
「職場新手免驚慌、青艦計畫來助攻」,為提高企業僱用青年的意願,勞動部推動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以鼓勵企業提供青年在職訓練的機會,並透過職場導師實務帶領,協助青年儘速成為企業所需人才;其中現年28歲的陳朝陽透過青艦計畫「先僱用、後訓練」模式,再加上職場導師的帶領,歷經3個月的工作崗位訓練,如今已能獨當一面,持續在科技領域深耕發展。
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,為協助職場新人快速且有系統地適應職場環境,並熟悉工作內容盡速提升職能,青艦計畫透過「工作崗位訓練」職場做中學的訓練方式,由資深員工教導青年熟悉職務,除協助青年快速累積職能穩定就業外,也幫助雇主儲備產業生力軍,凡企業進用15-29歲青年,每人每月補助1.2萬元、最長補助9個月。
「有職場導師的領導,讓我邊做邊學快速上手」,陳朝陽說現職工作主要為設計雷射面板修補機,但因實務操作與學校所教原理有落差,以致無法套用執行,還好透過許慈宏職場導師詳細地解說機台架構與功能,並教導如何利用系統性數值統計分析,以及機構設備模組化實測練習,歷經3個月的訓練已能獨立作業,更有效地將過往所學應用在工作上。
東捷科技指出,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讓公司具系統化地培訓青年,更肯定該計畫的訓練模式,公司可依各職務所需,規劃最適切的培訓內容,再由職場導師帶領新人逐步學習,短期內不僅快速上手成為職場即戰力,更讓青年找到工作歸屬感提升留任率,5年來已陸續培育了53名青年,順利儲備公司所需人才。
資料來源_經濟日報 吳國棟。
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,為協助職場新人快速且有系統地適應職場環境,並熟悉工作內容盡速提升職能,青艦計畫透過「工作崗位訓練」職場做中學的訓練方式,由資深員工教導青年熟悉職務,除協助青年快速累積職能穩定就業外,也幫助雇主儲備產業生力軍,凡企業進用15-29歲青年,每人每月補助1.2萬元、最長補助9個月。
「有職場導師的領導,讓我邊做邊學快速上手」,陳朝陽說現職工作主要為設計雷射面板修補機,但因實務操作與學校所教原理有落差,以致無法套用執行,還好透過許慈宏職場導師詳細地解說機台架構與功能,並教導如何利用系統性數值統計分析,以及機構設備模組化實測練習,歷經3個月的訓練已能獨立作業,更有效地將過往所學應用在工作上。
東捷科技指出,「青年就業旗艦計畫」讓公司具系統化地培訓青年,更肯定該計畫的訓練模式,公司可依各職務所需,規劃最適切的培訓內容,再由職場導師帶領新人逐步學習,短期內不僅快速上手成為職場即戰力,更讓青年找到工作歸屬感提升留任率,5年來已陸續培育了53名青年,順利儲備公司所需人才。
資料來源_經濟日報 吳國棟。
2022-04-28
東捷科技克服Mini/Micro LED產線效率與良率挑戰
【Digitimes報導】
被視為下一顯示器主流技術的Mini/Micro LED,經過多年發展後,終於在近期開始落地,2022年的美國CES展就可看到多數大廠開始推出相關終端產品,不過東捷科技研發長蔡志豪指出,Mini/Micro LED顯示器由於LED的數量龐大,製程中仍有諸多難題待解,其中又以LED巨量轉移與選擇性巨量修補最為關鍵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所展出的「Mini LED修補」、「Micro LED巨量轉移」兩大設備,即可協助業者克服上述兩大挑戰,快速掌握新世代顯示器市場商機。
蔡志豪接著表示,具備輕薄、省電、低成本的Mini/Micro LED,其概念當年一問世就廣受注目,在業界的努力下,近幾年製程瓶頸陸續突破,逐步邁入量產階段,在此同時需求也開始浮現,他認為未來2~5年中,Micro LED的殺手級應用產品絕對會出現,其中又以超過110吋超大型顯示器與元宇宙相關AR/VR裝置兩大領域產品潛力最雄厚,此外近年成長快速的車用市場也是此技術的主力應用之一。
因應Mini/Micro LED市場需求,東捷科技已備妥技術。蔡志豪提到,公司深耕面板產業多年,早已累積了豐厚的技術能量,除了既有領域外,東捷科技也積極朝向多元化經營。在2015年就投資超過新台幣4億元成立雷射光學研發中心,以雷射技術為核心,同時網羅各方面專業人才,2017年再投入大量資源研發Micro LED關鍵製程,其中可將Micro LED產品最終良率提升至 99.999%的「光耦合熔接」與「異形軌跡金屬修補」兩大技術,就可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展中見到相關設備介紹。
蔡志豪進一步表示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將以Mini LED、Micro LED、Mass Transfer、Mass Repair、Metal Repair、Momentary Process等六大技術組成的「6M+」整體解決方案為主軸,其中主打的「Contrel Mini LED(CML)」與「Contrel Micro LED(CμL)」一系列設備均可協助該領域客戶優化製程能力。
當中所推出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主要是解決載板上為數不少Mini LED壞點的修補困境,製程業者往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找出載板上的壞點並完成修復,東捷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整合AOI視覺檢測模組,可透過高精準辨識能力,以大面積自動化方式快速找出壞點,修補時間僅為現行技術1/10,此外在修補完成後,還可透過AOI進行複判,藉此確保產品品質。
至於另一「光耦合熔接技術」為核心的巨量轉移設備則是為Micro LED製程所設計。蔡志豪點出此設備的特點為可在毫秒等級的時間內,同時完成Micro LED巨量置放與熔接。相較於目前競爭對手所推出的設備,東捷科技的技術將可省下大量材料成本與製程時間。除了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外,該公司也將此核心技術應用於Micro LED修補製程,推出可一次同時修補多顆LED的Micro LED專屬修補設備,此設備將可解決現在Micro LED因僅能單顆修補,導致產線效率不彰問題。
蔡志豪分析, Micro LED的製造成本多寡取決於巨量轉移速度、良率與修補成功率,東捷科技的核心技術將可協助業者順利克服這三大挑戰。他指出東捷近年更與許多指標性客戶進行共同開發。蔡志豪表示,2022年至今Mini/Micro LED設備在手訂單佔比已達到5%,對於2023年的成長動能東捷則樂觀看待,希望能達到倍數成長至10%。
除與客戶攜手開發外,東捷也積極整合產業鏈力量,他接著表示東捷長年累積的顯示器核心技術能力與多元產品設備,向來是客戶選擇東捷科技產品的主因,而在需要整合多站設備的Mini/Micro LED製程中,透過東捷科技自動化串接上、下游製程設備的能力與研發、設計、生產一條龍服務,再配合東捷旗下子公司-富臨科技與其他策略夥伴公司的產品線整合,業者將可快速建構良率與效率均達量產水準的Mini/Micro LED產線,快速布局下一世代顯示器商機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digitimes.com.tw/tech/dt/n/shwnws.asp?Cnlid=13&id=0000634116_BE400FFD2J68X85CHDM53
被視為下一顯示器主流技術的Mini/Micro LED,經過多年發展後,終於在近期開始落地,2022年的美國CES展就可看到多數大廠開始推出相關終端產品,不過東捷科技研發長蔡志豪指出,Mini/Micro LED顯示器由於LED的數量龐大,製程中仍有諸多難題待解,其中又以LED巨量轉移與選擇性巨量修補最為關鍵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所展出的「Mini LED修補」、「Micro LED巨量轉移」兩大設備,即可協助業者克服上述兩大挑戰,快速掌握新世代顯示器市場商機。
蔡志豪接著表示,具備輕薄、省電、低成本的Mini/Micro LED,其概念當年一問世就廣受注目,在業界的努力下,近幾年製程瓶頸陸續突破,逐步邁入量產階段,在此同時需求也開始浮現,他認為未來2~5年中,Micro LED的殺手級應用產品絕對會出現,其中又以超過110吋超大型顯示器與元宇宙相關AR/VR裝置兩大領域產品潛力最雄厚,此外近年成長快速的車用市場也是此技術的主力應用之一。
因應Mini/Micro LED市場需求,東捷科技已備妥技術。蔡志豪提到,公司深耕面板產業多年,早已累積了豐厚的技術能量,除了既有領域外,東捷科技也積極朝向多元化經營。在2015年就投資超過新台幣4億元成立雷射光學研發中心,以雷射技術為核心,同時網羅各方面專業人才,2017年再投入大量資源研發Micro LED關鍵製程,其中可將Micro LED產品最終良率提升至 99.999%的「光耦合熔接」與「異形軌跡金屬修補」兩大技術,就可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展中見到相關設備介紹。
蔡志豪進一步表示,東捷科技在「2022 Touch Taiwan」將以Mini LED、Micro LED、Mass Transfer、Mass Repair、Metal Repair、Momentary Process等六大技術組成的「6M+」整體解決方案為主軸,其中主打的「Contrel Mini LED(CML)」與「Contrel Micro LED(CμL)」一系列設備均可協助該領域客戶優化製程能力。
當中所推出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主要是解決載板上為數不少Mini LED壞點的修補困境,製程業者往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找出載板上的壞點並完成修復,東捷的「Mini LED修補設備」整合AOI視覺檢測模組,可透過高精準辨識能力,以大面積自動化方式快速找出壞點,修補時間僅為現行技術1/10,此外在修補完成後,還可透過AOI進行複判,藉此確保產品品質。
至於另一「光耦合熔接技術」為核心的巨量轉移設備則是為Micro LED製程所設計。蔡志豪點出此設備的特點為可在毫秒等級的時間內,同時完成Micro LED巨量置放與熔接。相較於目前競爭對手所推出的設備,東捷科技的技術將可省下大量材料成本與製程時間。除了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外,該公司也將此核心技術應用於Micro LED修補製程,推出可一次同時修補多顆LED的Micro LED專屬修補設備,此設備將可解決現在Micro LED因僅能單顆修補,導致產線效率不彰問題。
蔡志豪分析, Micro LED的製造成本多寡取決於巨量轉移速度、良率與修補成功率,東捷科技的核心技術將可協助業者順利克服這三大挑戰。他指出東捷近年更與許多指標性客戶進行共同開發。蔡志豪表示,2022年至今Mini/Micro LED設備在手訂單佔比已達到5%,對於2023年的成長動能東捷則樂觀看待,希望能達到倍數成長至10%。
除與客戶攜手開發外,東捷也積極整合產業鏈力量,他接著表示東捷長年累積的顯示器核心技術能力與多元產品設備,向來是客戶選擇東捷科技產品的主因,而在需要整合多站設備的Mini/Micro LED製程中,透過東捷科技自動化串接上、下游製程設備的能力與研發、設計、生產一條龍服務,再配合東捷旗下子公司-富臨科技與其他策略夥伴公司的產品線整合,業者將可快速建構良率與效率均達量產水準的Mini/Micro LED產線,快速布局下一世代顯示器商機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digitimes.com.tw/tech/dt/n/shwnws.asp?Cnlid=13&id=0000634116_BE400FFD2J68X85CHDM53